|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岑大将军与那巴歌圩

岑大将军与那巴歌圩

关键词:那巴,庙会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凌云之窗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lingyun.ccoo.cn
  • 感谢 gxly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99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朝里三月桃花开,花开引得蜜蜂来,今日歌圩来相会,唱歌敬酒心开怀。”每年农历三月十六,凌云县朝里乡沿河一带的那巴、六作、那荷三个壮族自然屯相继搭歌台、赶歌圩,远近青年男女穿着节日盛装,三三两两,不约而同地来到青龙河畔,那里是凌云县独一无二的歌圩胜地——朝里那巴歌圩。

“一年不到那巴来,壮家凉水起青苔,嘹开嗓子唱山歌,不为阿妹哥不来。”歌圩节当天,戏台附近人山人海,歌圩场上、河边、树荫、农舍、屋檐下,相互钟情的青年男女,这儿一簇,那儿一伙,各自亮起歌喉,好不热闹。以歌传情的朝里那巴歌圩延续到今天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朝里地处凌云县西南40多公里的深山中,交通不便,可为什么800多年来四邻八方的人们年复一年不远千里地爬山涉水要来这里赶那一年一度的歌圩呢?这就得从岑大将军说起。

传说宋末元初,桂西北山区的三林两县等地,虽已划入国疆,但各个部落各个首领,国权尚未得到统一,多数不从朝政,仍相互残杀,世态纷乱,民不聊生。

当时,岑氏家族岑世兴之子岑怒木罕,受命于朝廷,带领黄、王两姓头目,共管两千兵马,从邕州打上百色后从塘兴往“古勘洞(今凌云)”攻打。不料到伶站的怀甲被寇王封锁,无法通行,加上大雨、大雪续下,数日攻不破。岑怒木罕指派部下勇士进入深山寻访小路,一连数日,迷不知所踪。一日,他又在密林中兜转,遇一独户人家就上前敲门。独户只有母子二人,儿子外出打猎,只有老母在家。老妇问勇士:客官到此何事?勇士道:我们是元朝兵将,要上“古勘洞”,因大路不通,寻不见小路,请问大妈,你可知晓?大妈答:小路是有的,但我也不知,我儿很熟,因他常外出,他现在打猎还没有回来。

正说话间,突然听到屋外传来大吼声,原来是老妇的儿子在门外闻到陌生人的气味正恼怒大吼:是何人进家?马上滚出去,不然打死不留情。勇士闻声诧异不敢言,大妈婉和地朝门外说:我儿不必生气,进屋待娘慢慢说。只见一个身材强健的年轻男子扛着野猪进来,说道:娘为何纵容强人在此还不赶走?母说:我儿呀!别急,我来问你,天上谁为大?地上谁为大?儿答:天上是雷公大,地上是舅父大。母问:谁是舅父,你知道吗?儿答:为儿不知。母说:你没见过,当然不知。母指着勇士对儿子说:这就是你舅父,他不常来,你要好好招待,千万不要怠慢。儿说:哦,如此说来,刚才得罪!请舅父见谅!

说毕,那年轻人动手把野猪肉割下,煮好饭菜招待“舅父”。三人席中谈古论今交谈甚欢。勇士见“外甥”少吃熟肉便问,你为何少吃菜呢?他说:刚才在山上吃了。原来他在外捕得两只野兔已生吃下肚。勇士问“外甥”何名,多大年纪?“外甥”答:姓岑名卜虎,今年刚满21岁。勇士说:好,正好与我岑怒木罕将军同宗,待我奏明岑将军封你个先行官,我们一同剿寇,如何?岑卜虎立刻应承。

几天后,勇士和岑卜虎领了300多兵马,攻打下怀甲关口,杀死众贼,恢复大路通行,立下战功。然后随岑怒木罕大队伍向古勘洞进发,一路攻打下甲王,直上古勘洞捉拿众贼首领。岑怒木罕、岑卜虎的队伍因节节得胜,“岑大将军”从此威名远震。

为巩固战果,尽快收复其他部落,使百姓安居乐业,岑怒木罕大军被朝廷封为“黑旗队”。尔后,又扩大兵马,攻打在广西、云南、贵州交界处及红河一带的各个部落,自此朝政得到统一。

岑怒木罕率领的“黑旗队”在一次进发上林垌(今田林县八桂乡一带)征寇,其夫人身怀六甲仍率女兵随夫助战,从泗城府行至现朝里瑶族乡那巴屯后坡(丈岩)时难产身亡,群众甚感悲痛。后来,岑怒木罕为迁州治到古勘洞屡建功勋。去世后,泗城州府为纪念岑怒木罕及夫人为国效劳,抗敌牺牲之功,便在蒙作乡(现朝里乡)那巴屯后坳(地名:丈岩)建立寺庙(今遗址尚在),以纪念岑怒木罕大将军及其夫人。

在征寇平定疆域中,“黑旗队”功勋卓著,岑怒木罕被称为大将军,岑卜虎作战英勇亦功不可没,被民众称为平蛮大将军。民众心中念念不忘岑怒木罕、岑卜虎为民除害,为国效劳之恩。如今要立庙纪念,到底该命庙名为“岑怒木罕大将军庙”还是“平蛮将军庙”好?一时难以定下。因岑怒木罕和岑卜虎两人都姓岑,再且当时泗城州府都是岑氏土司统治。为使岑氏土司长久富贵,让岑氏香火旺盛,让民众永远敬仰岑氏,祭拜岑氏,故在建庙立牌位时,直接命名为“岑大将军庙”,真名不表。

因为岑氏夫人于三月初八辞世,当时凌云、田林、百色等地200华里周边的民众为怀念岑怒木罕及夫人、岑卜虎的恩德,每年三月初八便相约到此地烧香朝拜寺庙。当地壮族也趁祭拜岑大将军庙时朝拜先祖布洛陀。据说拜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祭拜岑大将军庙的人逐年增多,形成盛大的民族庙会。

因拜庙活动一应仪式都是道公和老人们的事,随同前来的青年男女无事可做,不免在河畔、树下、田间戏耍,抛绣球、打陀螺、唱山歌,庙会渐渐演变成了年轻人的歌圩日。后来因为三月初八晚还是月黑天,男女青年玩乐不能尽兴,老人拜庙也不方便回归,于是大家商定,再加上一个八天,变成了三月十六日。三月十六赶歌圩的习俗便一直流传至今。

古时朝拜神庙都有奏乐的习惯,当天前来朝拜神庙的壮、汉、瑶等民众均自带自制乐器在岑大将军庙前吹、拉、弹、唱,以增添庙会乐趣。由朝拜神庙形成的调子和乐曲,人们便称为古乐。由于是坐在板凳上吹、拉、弹、唱(又称为板凳戏)。而后,不会吹、拉、弹的人们随着“古乐”的旋律在地上自由地边唱边走,人们又称为“地板戏”。

光绪年间,田林利周的“土戏”(即北路壮剧)传入那巴。庙会那天,为了给老人们消遣,增添庙会乐趣,那巴村民就在当地搭台演起戏来,自此为始,演壮剧渐渐成了那巴歌圩的主要内容。年轻人借以聚会相识,对歌传情;老人们借以娱乐,叙旧。因庙宇在那巴,戏又是那巴当地村民搭台演,人们便称之为“那巴歌圩”。

明末时候,有强人骚扰,人们皆逃上山。待强人离去后,三月十六的歌圩日期已过。好在三月末尽,于是三月二十八日又相约赶歌圩。自此,每年除三月十六日外,三月二十八日又赶一次歌圩,一年便有两次“那巴歌圩”了。

“三月十六赶庙会,八方民众云集来,农家一年多辛苦,且听山歌乐开怀”。据说赶庙会,祭岑大将军,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老少开怀。当时的朝里、伶站、泗城、龙川、汪甸、塘兴、乐里、利周等地的民众均年年来朝拜岑大将军庙、赶歌圩。朝里那巴岑大将军庙原来有保蒸田2亩,摆桌田1亩,总称庆庙田。耕种保蒸田的人负责拜庙当天人人吃饱饭,耕种摆桌田的人负责借各家各户桌椅摆好,供外来客人入座歇息吃饭。柴火田由当地那巴、平广、六作等3个屯的群众承担负责炊事,后勤等,鸡鸭、鱼肉、香纸、糖果等祭品由外来客人自备。有一年,当地人故意拖拉时间,到很晚什么都没有做好,于是远方来客大有意见,当地人还故意讲气话:(壮话:腊可腊补论,亨可亨补汪,关麻堂补沙),意思是:“夜就夜泗城人,晚就晚汪甸人,不关我们当地人。”远方的香客很气愤,于是就把香炉上的香根抱去私分,带回各村各寨自己另安庙宇,利周抱不到香根,就把岑庙的大香炉带走,所以今天利周坛达的岑庙香火最鼎盛。附近的村寨一无所获,只有拆下岑庙的茅草代替香根,拿回去上香安神。此后,各村寨相继建有岑大将军庙,来那巴朝拜岑大将军庙的人们渐渐少了,最后只剩下歌圩。

“腊可腊补论,亨可亨补汪,关麻堂补沙。”这句顺口溜在泗城、百色、田林一带一代一代传下来,现在附近乡村民众上了年纪的人,一提朝里那巴岑大将军庙,人们均自然地随口念道这句话。由此可见,现在凌云、右江区、田林等周边附近乡村相当一部份的岑大将军庙,均是从凌云朝里那巴岑大将军庙分出去的,那么其它的岑大将军庙又是何由来呢?

这要追溯到岑氏在泗城的起源,据《泗城岑氏族谱》《田州岑氏流源谱叙》及《广西通志》等有关史料所叙,1505年泗城岑九仙上奏保荐岑接做土官时说:“自始祖岑彭以来,世袭土官。”嘉靖十年(1531年)出版的《广西通志》,该志记载泗城州:“土官知州岑姓,旧为溪洞蛮夷酋长。”家叶自谓汉征南将军武阴侯岑彭之后,无考。元有岑怒木罕者,尝为泗城州土官。记载田州:“土官岑姓,自叙汉征南将军武阴侯岑彭之后,元以来有岑翔、岑瑛、岑雄、岑世兴、岑也先、岑伯颜者继为田州及来安二路总管。”由此可见,岑氏始祖应是1500年左右西汉的武(舞)阴侯岑彭。

岑彭是东汉光武帝时期(25——57年)的大将,被封为“舞阴侯”列“云台十八将”。无论是宋皇佑年间(1049——1053年)还是后来的明代,广西诸岑氏土官将始祖追溯到东汉的岑彭。

“唐、宋、元三代广西的土官全是壮族的上层人物”,岑氏土官家族是南宋中晚期才逐渐崛起并强大起来。《壮族通史》中,认为“族谱之说,在壮族民众之中影响甚大,其它壮族土官,主要是当地的壮族首领。所谓土官,当指土人。但在历史上,民族交往密切,众土官中也有外来汉族的成分。他们久居壮族地区,受壮族同化也早成为壮族了。”

元代中期,来安路总管,怀远大将军(从三品)岑世兴长子岑怒木罕向西北方向发展,占据泗城州、安隆州,上林垌等地方。元顺帝至正(1341——1367 年)初,岑世兴死后,岑怒木罕承接来安路总管兼泗城州事,元政府授他武略将军(从五品)。岑怒木罕成为泗城岑氏土司的始祖。

顺帝至正后期,岑怒木罕长子岑善忠袭来安路总管兼泗城知州,元政府同样授他武略将军。洪武年间,善忠子 ,岑振袭知州,永乐元年(1403年),振之子,岑瑄袭知州……。从元顺帝至宣统元年岑氏,自岑怒木罕后,其子子孙孙在泗城州历任知州、知府、奉祀客共有22人,长达几百年之久。仅奉祀客就传了7代 226年。自元年中期以来,泗城地区长期在岑氏土司的统治下,为使管辖区域的民众长期敬仰和信奉岑氏,清代中期,地方官员纳入汉区的坛庙,以符合国家体制,泗城地区先后建立了社稷坛、先农坛、云雨、风雷、山川、城隍坛、历坛、镇武庙、关帝庙等诸多庙坛。岑氏土司趁机在所管辖的区域内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岑大将军庙。土司的长久富贵和至上权威,自然成为泗城地区壮族民众的神话和神灵,所以泗城地区壮族民众主要祭拜的神庙自然是岑大将军庙。

岑大将军庙在泗城地区壮民族一代传一代被神化为一个有求必应的万能神灵,每每传统节日,民众均自发到岑大将军庙祭拜。即使经过民国以来的多次捣毁,仍然在民间继续传承下来。其实,每个壮族村寨的岑大将军庙,都是当地保护得最好的风景林和禁忌地,村民们绝对不能砍伐这里的一草一木,不能在庙范围内有不合规则的任何行为。所以,岑大将军庙与村寨之间,是相生相依的。

当时,泗城地区最大的岑大将军庙有三座:塘兴红山,朝里那巴、利周坛达。然而,历史上曾有一时期,禁唱山歌,禁演壮剧,禁搞庙会,朝里那巴岑大将军庙被列为“四旧”遭到严重破坏,周边古榕大树被人用火烧、用炸药炸,致使昔日胜景已荡然无存,虽遗址尚存,古树森林却不再现了。

在广西各地壮族地区村寨,都建有大大小小的岑大将军庙,岑大将军其人其事(包括出生地及民族),各地传说不一,上述历料,只是研究流传于凌云、田林、右江区等周边乡村有关岑大将军的个案史料所得。

由庆祭拜岑大将军的庙会变成的那巴歌圩,始于宋朝,历经八百多年,久而不衰。不管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她独特的魅力和历史价值。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